最近大宝酷爱玩飞行棋,再加上她现如今放寒假了,在家的时间长了,几乎我俩每天的亲子时间就在不停地摇骰子。玩儿着玩儿着,就暴露了她的一些本性,也引起我很多思考。都说小孩儿不装病,我更想说:“小孩儿也不藏罪”,也许已经长大了的我们学会了更多的伪装,我也说不清这是好还是不好;毕竟,如果人人都不伪装,以最真实的面目彼此相交,这个世界可就太可怕了;亦或者成人经历的事情比小孩子多,从而多了一些经验总结,以此来面对这个世界。总之,我只感受到自己太多时候罪性被掩盖到已经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以至于自己不再需要祂!
陷阱可怕么?
飞行棋的好玩儿之处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有时落入一个格子里,它让你直飞很远;有时落入另一个格子,它让你暂停或者后退。大宝记性很好使,虽然识字量有限,但她差不多能记住格子里的内容。很多时候,只要她落入了暂停或者后退的格子,她就很失落,即使她再领先,也会有沮丧的情绪,更有玩儿赖的欲望。仿佛她走过的路不可以有障碍。
这感觉,说不清是人对起初在伊甸园完美的盼望,还是末后专顾自己的自私。很多时候我会引导她:暂停这一次或者后退几步不影响你的领先,并且,即使你落后了,仍然有机会反超;你看,妈妈不就是从落后反超过你的么?起初她是听不进去的,只会撅着小嘴扑在我怀里,然后说:不!玩!了!哼……这时我也在想,我也不希望我的生活中有“陷阱”,人之本性嘛,谁不想一帆风顺呀,可哪有所谓的一帆风顺,向来生活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我们真要在陷阱中直接掀翻棋盘么?至少生活这盘棋掀不翻,也无法从头再来。陪她玩儿的次数多了,多鼓励她先别放弃,再试试看,慢慢地,她从中体会到了你追我赶的乐趣,接受了这个规则。跳出陪娃的这一幕,我会想,祂是不是就是这样陪着我们,有时候我们自己已经放弃了,祂却从来不放弃我们,藉着各种方式,向我们传达祂的“规则”,直到我们单纯地相信祂没有错,然后祂带着我们继续“闯关”。

诡计好使么?
如果说游戏规则只有一条,那么孩子玩儿赖的方法就会有一百种!大宝玩儿赖的方法千奇百怪。比如:找好想要的数字不摇骰,然后直接往下扔骰子(这样能得到想要的数字),如果骰子落地还是翻了,那么她立刻会说:妈妈,这次不算,我再来一次噢。有时,她自己掉入陷阱就不算数了,妈妈掉入陷阱就都得算数。有时,摇骰子的时候故意撞倒我的或者她的棋子,当然这要看撞倒谁的棋子对她更有益。她有时数‘步数’的时候故意数错,跳到自己想去的格子(因为可以直飞很远)。还有高招,她故意把棋子放在两个格子中间的线上,以此来造成混乱……老母亲我既要盯住我的棋子各自所在的位置,又要监督她数格子,感觉浪费的脑细胞远超上学时期。最最最让我伤心的是,有几次我扔骰子扔得比较远,让她帮我看看是几,我是多么信任她啊,她竟然谎报数字,只为了让我掉入陷阱(当然,这仅限于三步之内,毕竟她要迅速查出几步对我不利,步数太多她还是数不过来的)。我想起有老师讲过:我们可以总结诫 命有十 条,我们却无法总结罪有多少,因为比我们的头发还多!仅仅四岁的小娃娃,我就要跟她如此斗智斗勇,不敢想象,如果这个世界撤去祂的恩典,每个人都用堕落之后灵魂本相去彼此相交,多么让人毛骨悚然!地狱中的虫与火相对于这些,仿佛小巫见大巫!
轻言放弃么?
我们玩儿的飞行棋盘中有个陷阱看似有些“绝望”,就是在接近终点的格子中,有一个返回起点。大宝似乎一直不能接受这个格子,每次掉进去,不是不玩儿了,就是拉着我一起回起点。直到有一次,我在掉进陷阱回起点之后,她幸灾乐祸地说:“哈哈,妈妈,这回你可追不上我啦!”结果她紧跟着也掉进那个格子回了起点;还有一次,我返回起点之后她高兴的摇头晃脑,仿佛自己已经到达了终点,没想到我运气好,三五步反超了她。两次她都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却都以失败收场,她开始啪嗒啪嗒掉眼泪,我问:“姑娘,你为啥哭?就因为输?”她突然嚎啕大哭:“我也不知道是跟自己生气还是跟你生气,哇哇哇……”嗯~管她跟谁生气,教育机会这不就来了么。我陪她一起回顾了一些给她讲过的圣书中的故事:亚当用树叶编织裙子的时候从未想过自己能穿上皮子衣服;约瑟被卖的时候从未想过自己成为埃及宰相;路得丧偶的时候从未想过生下俄备得;但以理进入狮子坑的时候从未想过自己能活着出来;再次拿起渔网打鱼的彼得从未想过见到复活的他……所以,即使到了最后一步,也不要放弃,你永远不知道转机在哪一刻!
输赢重要么?
聊了这么多,又是耍赖又是哭的(不知道大宝长大看到这些会是什么反应),究其原因,不就是想赢嘛!但一直赢真的有意思么?我用大宝的经历告诉你:没意思!刚开始她连着赢的时候会特别开心:“妈妈我又赢啦!”“妈妈又是我先到的终点!”……当我故意让着她,让她每一次都赢的时候,她自己也说:“太没意思啦!”是啊~日常生活中,不只是彩色的组合,黑白灰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在看不见的争战中,输赢让我们看到我们多么需要依靠^祂;爱的操练中,输赢让我们体会^祂怎样地接纳我们;至于最终的输赢,别担心,祂早就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