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你是谁?》
宣读经文:创1:26/28
各位弟兄姐妹,在你们的人生经验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站在镜子前仔细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谁?这不同于平常照镜子化妆,而是灵魂拷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提出这个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这三个问题几乎成为了西方哲学家不能回避的问题,这三个问题也是人之所以为人,必须要去追寻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如果你曾经没有仔细思考过,今天或者以后应该放在心上。当问到我是谁的时候?也许你觉得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你会说:我叫张三,我长这样,我年龄几许,我有什么工作等,但这真是你灵魂的本质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你自己冒出什么心思和情绪时,你会对自己很惊讶呢?你真认识自己吗?唐崇荣牧师说得好,他说哲学负责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神学负责回答这些人性问题。所以我是谁?透过我们所宣读的经文得知,我是神按照他的形象与样式创造人,我不能完全认识我自己,我需要透过上帝的指示来认识自己。就像我们要了解手机的整个硬件和软件结构,需要问制造手机的工程师一样,只有创造者才更了解被造物。
一、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存在?
1、人是什么?
*哲学家的答案: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早在公元前的古希腊哲学家哪里就已经有了很深的思考,他们是最早提出人是超越万物的存在,因为人有理性可以衡量万物,也是他们最早提出认识有理性,情感,意志的,这些都是动物和其它生命所不具备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沿着理性路线进入了极深的抽象世界。一直到到后来的哲学家又开始提出来,人是道德性生命的存在,有交代性等等。其实他们提出的这些看法是对的,因为上帝造人时使人有理性、德行、法性,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吩咐他们治理万物的生命与物质世界,只是哲学家的观点不是整全且纯正的,只是拣到了支离破碎的真理。
*儒家的哲学:论语中有一篇这样的对话,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意思就是:生命的来源我们都没搞清楚,死亡和永恒就更难搞清楚了,这些问题都不是我们该思考,我们该思考现实问题,就是如何获得幸福,以及建立安定的社会体系,这样我们活着就幸福了。他的立场奠定了中华大地几千年以来的思考方式,人们不认为幸福的来源是搞清楚生与死,而是搞清楚怎么享受当下。圣经早就教导说: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且爱耶和华你的 神,听从他的话,专靠他,因为他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长久也在乎他。这样,你就可以在耶和华向你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所赐的地上居住。”【申30:19/20】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时候,神的百姓就知道了,原来人活着的生死祸福是源自于耶和华,人需要认识上帝,明白生死的真相,才能有真实的幸福。
*医学家的答案:他们会说人就是一堆物质,由以下成分构成:水,蛋白质,脂肪,以及诸多的微量元素构成:氧、钙、镁、磷、钾等11种。如果人是这么简单的话,那我给你提供这些元素,你早一个活蹦乱跳的人来。这不是一种人观,人也不应该从这个角度认识人自己,这样的立场只能把人变成一堆物质元素,而规避了对尊贵生命的思考。主耶稣早就教导我们说: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过衣裳;都显示了基督教中的人观是看重灵魂与生命的。
*科学家的进化论:这是现在普遍流行的观点,这个理论最早是由19世纪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提出来,写了一本叫做《物种起源》的书中。随后被广为流传,影响整个学术界,科学家和考古学家纷纷战队,想要透过各种证据来证实这是真的,以此推翻上帝造人论。其实最可气的时候,达尔文到了晚年的时候相信人是上帝创造的,他自己推翻自己曾经提出的立场,可惜没人理会了。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立场,其实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完整的证据链,虽然考古学家挖出很多化石,但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其实其实形成了完全证据链也不足以构成绝对权威,因为你能证明物质方面演变,却证明不了心灵世界的进化。你如何证实以下的问题:第一、进化过程中什么时候产生良心,以及是否判断。第二、什么时候产生自我思考?第三、是什么元素推动他产生道德性,法性,交代性。第四、为什么近五六千年的人类再也不进化了。
2、根据神的形象而有的答案。
根据圣经得知,人的生命是高贵的存在,也是奥秘的存在,刚刚我们提出来的这些理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贬低生命,让生命来的那么没有意义,也让生命变得一文不值。圣经教导我们说:神按照自己的形象与样式造男和女。思来想去在,这个才是最合乎理性的,因为生命只有来源于更高贵上帝的,生命的存在才有更深的意义。透过圣经的教导,我们思考以下人具有神的形象到底意味着什么?
第一、人具有道德性。
第二、人具有敬拜性。
第三、人具有永恒性。
第四、人具有创造性。
二、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1、人活着需要明白意义吗?
人生命与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不重要吗?当然了,我这么有点生硬,不利于现代人思考,我们换一个问法:你今天活着是想要得着什么?我相信大部分国人的答案是统一的,我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苟活下去,没有什么所谓的至高追求。最近十年中中国好声音比较火,好像电视里还有一些人活着的目的是“追求音乐梦”,这类人仿佛超越了物质的凡俗,而是追求音乐梦。当然打篮球的有篮球梦,谈钢琴的有钢琴梦,但这个梦想遇到现实的物质时,能否经得住考验,就是个问号了。其实无论你的某种梦想是否达成,最后无非也就是虚空一场: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彼前1:24/25】
大家还记得使徒行传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就是保罗来到雅典传扬基督,遇到两个哲学流派,一个是斯多亚派,一个是以彼古罗派。这个两个哲学流派对于人生的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斯多亚派认为人活着应当追求灵魂的至善,而物质的身体注定是邪恶的,所以他们追求德行完美,和中国儒家很像,中国儒家讲究内圣外王。而以彼古罗派的人生观就是及时行乐,这就和当今社会一样,人活着就为了及时行乐,不管明天几何。这就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生命的追求。而基督教的信仰是不断呼吁大家不断去思考自己的生命意义,如圣经所言:【太16:26】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2、看透人生好还是迷茫好?
让我问这样一个问题:人活着,到底是看透了世界好呢?还是沉迷世界好呢?西方有一派哲学家是持守悲观主义人生观,特别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主,他们认为人的生命除了愁苦就是虚空,除了痛苦还是痛苦。东方的佛教也看透世界,认为人生是完全悲哀和痛苦的。这就是看透世界了。而一般的人都认为世界是美好的,人享受其中就是实现意义。所以我们看到,看透世界就像极度悲观,看不透世界就被世界欺骗。传道书开篇如此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然后又在12:1节说: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还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没临近之前,应当纪念你的造物主。
3、圣经如何评价世人的生存意义?诗39:4/6.90:9/10
透过经文得知,上帝认为人活在世界中时间很短,又找不到永恒的意义,是极其痛苦的。但上帝不是看人的笑话,上帝乃是呼吁人寻找到救恩,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三、人在上帝眼中的地位和状态?
1、人通常对自己持肯定与自信的态度。诗篇10:4/11
人活着如果确定了上帝的存在,就像我在上一讲所确定的一样,难道你不应该关切一下上帝如何看你吗?难道你认为上帝很忙,没时间看你?还是人太多,上帝照顾不过来呢?圣经教导我们说:【箴15:3】耶和华的眼目无处不在,恶人善人,他都鉴察。由于人的盲目骄傲,所以人通常认为即使有上帝,那么我也一定是他喜悦的子民,这是出于无知,我给出的理由如下:第一、你根本不懂他的律法的标准和要求,你是如何确定达标的呢?第二、你根本都不认识上帝,如何确定他在基督的国度里接纳了你呢?第三、你从没有渴望进入基督的国,也未曾求告过,你凭什么确定基督现在已经认定你是他的百姓的?圣经教导我们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进入神的国(约3:3)。
2、神如何评价世人?罗3:10/18
下面让我们对一切不属于基督的人宣布神是怎么样看待你的:
第一、你在神眼中是罪人;这是你所有身份背后的基本身份。也许你是爸爸,儿子,女儿,官员,社会标兵,但你的基础身份是罪人。
第二、你从不真认识神与基督;无论你再有聪明和学识,被一个时代和社会认定是学究,但若不认识上帝与基督,纳闷你的知识将伴随你归于虚无。你还没有认识真正的生命知识,不知道最最重要的事情。
第三、你的生活是偏离正路,完全无用;箴言书教导说:【箴14:12】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
第四、你的一切违背十诫之事都被上帝所记录。
第五、你从来没有准备去见上帝,因此你一直都是逃避和恨恶上帝存在的人。
四、人真正的需要和安慰是什么?
《海德堡问答第一问》
1问:或生或死,你唯一的安慰是什么?
答:或生或死(1),我的身体和灵魂都不属于我自己(2),而属于我信实的救主耶稣基督(3)。他用自己的宝血完全偿还了我一切的罪债(4),并且救我脱离魔鬼一切的权势(5)。他如此地保守我(6),若没有天父的允许,我连一根头发也不能掉落(7)。的确,他叫万事互相效力,使我得救(8)。故此,他也藉着圣灵确保我得到永生(9),并且使我从今以后甘心乐意地为他而活(10)。
解读:神儿女唯一的安慰:
1.被耶稣的宝血拯救
2.他被耶稣的父保守
3.他被耶稣的灵成圣
你无论是生是死唯一的安慰是什么?
这是海德堡教理问答的第一问。注意每一个词!
– 你的安慰是什么?
不是:别人的安慰
– 你唯一的安慰是什么?
不是:众多安慰你的事物之一···(太13:45-46)
– 或生,你的安慰是什么?
不是:只有在你死时的安慰
– 你无论是生是死的安慰是什么?
不是:只限今生于今生的安慰···
许多人不喜欢这样的问题。个人性和查验人心的问题带走他们的安息和平安。他们不想被搅扰。然而,神的百姓并不反对被查验。他们乐意将心中盼望的缘由说出来。(彼前3:15)
在海德堡教理问答中,我们听到了神儿女的回答:“我唯一的安慰是我不再属于自己,乃属于耶稣!”这有什么可安慰人的?每个人都喜欢自由···!是的,但是我们不是自由的,尽管我们可能这么认为。在乐园里我们是自由的。我们与神亲近。但是我们离开祂,如今我们是孤独的。实际上,我们是罪与撒旦的奴隶!神儿女发现这一点,这使他们感到羞耻和悲哀。因此他们欢喜被神征服,也欢喜自己属于别人——主耶稣基督!这是神儿女唯一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