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书2:14/26
各位弟兄姐妹要注意,如果一看到这个题目,你就自然的以为,今天的讲道估计就是让我们有好行为吧,那你想的就太表面了。因为好行为这三个字极其复杂,对于好行为三个字的定义也多重多样。因为不同的宗教都有不同的善行观,佛教认为放生就是善行;穆斯林认为斋戒就是善行。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善行观,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为皇帝死就是善行,这些都是受宗教影响和政治影响而带来的善行观。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就是从共有良知而带来的善观,希腊人推崇的四大德行是:勇敢、节制、审慎、正义。儒家崇尚仁义礼智信。列举了这些例子我是想得出几个结论:
第一、我们都是在文化善行观的熏陶下长大的,每当我们接触圣经中的善行概念时,我们都当有意识的提醒自己,我现在是要重新学习和认识真正全备的善行观,我不能用固有的善行观念来取代圣经,这就变成了打着圣经的旗号去做佛教徒、儒生。
第二、所有宗教和文化中的善行观都不是来源于神直接的启示,因此不具有拯救性,也不能达到神的要求,对这些善行的持守无非就是持守人的命令,这样做没有生命意义。耶稣说: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马太福音 15:9 和合本)
第三、由宗教、文化、政治所塑造的善行观,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他们的意义在于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恶行,促进社会的良性循环。社会性的善行并非与诫命的善完全无关,而是支离破碎的善而已。
一、责备虚假的信心。14/17
1、针对虚假信仰者说话。14节
我的弟兄姊妹,如果有人自称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来证实,有什么用呢?这种信心能够救他吗?(雅各书 2:14 当代译本)
兄弟啊,人若自称有信心,却没有善行,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么?(雅各书 2:14 官话本)
如果单单看和合本的翻译,我们还不能确定这里的“行为”指什么,其实就是与信心相匹配的善行。这节经文的责备,主要是针对一类人,也是一种教会现象,那就是有人高举自己的信心,高举对神的相信,但他们的行为却与信心背道而驰。至于善行的本质是否与道德、乐善好施等完全一致,我们下面另行商榷。雅各在责备这种现象的时候,他是坚信一个教义,那就是真信心必然结出善果。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提摩太前书 1:5 和合本)因此我们看到,一个人的信仰虚实,不单在于他的宣称和口号,也要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上。雅各的结论是:那不能产生行动的信心,根本就是假信心,不存在一种无行为的真信心。
雅各说:这信心能救他吗?雅各不是否定信心使人有份于救恩的教义,雅各的意思是说:请问假信心能让人承受永生吗?他们每天的宣称和口号对他们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这样我们就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每个人基督徒当常常观察自己的行为和举动,审视这些举动是否出于信心,经上说: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罗14:23)这是善行的最高原理,那就是借着信心的行动就是善。例如:当年亚伯拉罕信神就从迦勒底出来;约书亚带领百姓信神就过约旦河,围绕耶利哥城;这些都是信心的行动,也是合乎神心意的善举。
第二、每个天路客都有一个一生的职责,那就是经常自省自己的信心。经上说: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岂不知你们若不是可弃绝的,就有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吗?(哥林多后书 13:5 和合本)有人认为一次确定信心就够了,也有人认为在一件事上确信有信心就够了,其余的年日都不需要思想了,这是错误的。每个基督徒应当随着对真理的认识和成长,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分析自己信心与行为。
2、列举一种教内现象。
雅各在这里列举一种教内现象,那就是没有爱的体现。他的意思说:身体的,外在益处的互相帮助是圣徒之间基本底线,如果这个底线都失去了,你口中的信心就是令上帝厌恶的。雅各列举这个例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善行的本质是从爱而发出的,而且他的次序是因为爱神所以爱人。经上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约翰一书 4:19-21 和合本)由此我们从这里得出结论,基督徒的善行应该是信心与爱心并行,爱是善行的本质。下面我列举一些在教会中可施行的善行方向:
(1)当你看到肢体在福音的道理上缺乏时,你应当为帮助他们的缘故而学习和服侍,这是因为爱。要注意的是,即使在爱中服事,也要按照规矩次序行。
(2)当你看到肢体经济上有匮乏时,应当给予经济上的乐捐,这是因为爱。要注意的是,没有必要为了显明爱,故意去帮那些没有经济困难的肢体。不要去扶不想过街的老太太过街。
(3)当你的肢体落入患难与疾病是,应当给予灵魂的安慰、坚固、祷告,这是因为爱。要注意的是,不要为了凸显爱心,给人带来太大的心灵重担。有的人为了显示有爱,一天问询十遍八遍,甚至直接指挥别人的行动,这都无形中给人带领心灵重担。要有聪明和智慧。
(4)当你的肢体病入膏肓或者安息主怀时,圣徒应当参与和送别,这是因为爱。
(5)最后,对于外邦人的爱方面,圣经如此教导说: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腓立比书 1:9-10 和合本)外邦人会利用人的爱心行骗,使人们陷入极大的痛苦中,这种事不能绝对避免,但基督徒要具有分辨的常识。保罗教导是说:爱心是基督徒的必备,但要在知识和见识上长进,具有分辨的能力,竭力追求良心的平安,在主面前无可亏欠。
二、真信心与善行不分离。18/20
1、真与假的对比。18
这段经文是真信徒对假信徒发出的挑战,我的行为证明真信心是这样的,而你的信心没有善行,所以是虚假的。那么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挑战呢?因为假信心者通常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极力证明大家都一样,我们都是一样的信仰。持守虚假信心的人都有一种自欺的罪在里面,这种罪比杀人奸淫更严重,他们在教会里需要被揭露和挑战。
2、什么是魔鬼的信?19
这节经文是雅各将假信心与魔鬼的信心进行了一番对比。魔鬼有信心的知识吗?当然有了。如果信心的意思仅仅是对神的存在和工作有认识,那魔鬼确实比我们认识神更早。如果信心的意思是知道神的救恩工作,那魔鬼也比我们对救恩的工作认识的更多。这样看来,如果你现在高举的信仰无非就和鬼是一样的,请问你还有什么荣耀的呢?下面我详细区分一下救恩里的信心与魔鬼的信心。
(1)救恩方面:真假信心虽然都知道基督,但真信心是他们领受基督,而假信心仅仅停留在知道基督上。
(2)性情方面:真信心确实翻转人的生命,使人谦卑柔顺;而魔鬼的信心使人活在骄傲悖逆之下。
(3)行为方面:真信心使人竭力顺服基督的命令,在信心、爱心、盼望上成长。而魔鬼的信心是在无知中摧毁生命、神的工作。
3、最后我总结一下什么是善行?
(1)什么是属灵的善?
什么是善?其实是指:恩慈、公正、公义、圣洁、清洁,这些品质就是善,当人实行这些品质的时候,就是善行。这些品质说来好像挺容易,但真正品质需要重生的生命,以及信心的能力,不然人即使做这些事,也都是存着这样和那样的目的,他们的心里并非出于爱神而做。
(2)信心与善行的关系。
信心与善行是一枚银币的两面,也就是说他们是一体的,信心是因,善行是果;这两者也相当于一个人的灵魂与肉体层面,信心就是灵魂,而善行就是肉体举动,两者是联合在一切的。探讨信心与善行的关系,也就是相当于讨论称义与成圣的关系。称义的意思是圣灵使我们借着基督罪得赦免披戴他的义,成圣的意思就是基督借着圣灵在我们全人的更新工作。有两处圣经见证这件事: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 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立比书 2:13 和合本)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 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以弗所书 2:10 和合本)
(3)善行的操练几大原则。
第一、每个基督徒都当竭力追求拥有得救的确据,他们便在感恩中满心欢喜的行善,这是神所喜悦的。
第二、若有基督徒想要得着善行的指导,他们就应当以整本圣经的教导作为善行指南。他们一方面需要讲道的教导,一方面需要圣灵的开启。
第三、关于善行,海德堡论纲第六条所言:人因着相信耶稣而产生的改变,即使是一点点,都是好的。
第四、基督徒的善行应该体现在无时无刻的举动中,而不是单单体现在特定的某一件事中。他们也不应该刻意去等待一件大事来彰显自己的善行。
第五、基督徒行善的环境总环绕不义和不信,他们行善是极其艰难的,但神总会是他的百姓行善。如圣经说:但愿我们主耶稣基督和那爱我们、开恩将永远的安慰并美好的盼望赐给我们的父神,安慰你们的心,并且在一切善行善言上坚固你们。(帖撒罗尼迦后书 2:16-17 和合本)
第六、神的恩典与人在善行的渴慕,这两者不矛盾,而是一体而和谐的。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加拉太书 6:9 和合本)
三、属灵善行的一些榜样。21/26
1、什么好行为?
我们就着这两个例子问两个问题:亚伯拉罕献以撒是善行吗?喇合保护探子是善行吗?请你这是善行吗?你先不要忙着回答说:他们是善行。我告诉你一般情况我们不会从善行的角度考虑这两件事,这才是正常思维。如果亚伯拉罕和喇合是常常施舍的人,你会想当然认为这是善行,但这两件事很难让我们评价为是善行。雅各列举这两个人物是要得出两个结论:真信心一定带来真善行;出于信心的行为就是善行。善行与好行为是同义词。
2、解决亚伯拉罕藉信称义与行为称义的矛盾。
雅各强调说他们靠行为称义,保罗说是借着信心称义,这两个应该是彼此矛盾的,这个问题在教会历史上曾引起很多争论,甚至马丁路德认为雅各不应该被列在圣经之中。但雅各真的是律法主义者吗?雅各的意思是靠行为得救吗?当然不是。保罗谈借信称义是在谈得救恩的媒介;雅各谈因行为称义是在谈得着救恩的果子;救恩本身就包含媒介和果子这两个层面。整全的救恩本身就包含信心与悔改,称义与成圣,因此保罗与雅各不是矛盾的,雅阁也不是在高举靠行为称义。我们要考虑到雅各当时的处境,他在此的论战对象是“反律法主义者”,因此他强调没有真善行的信心根本就是假信心。
3、总结善行。
第一、基督徒为信仰负代价,因为持守基督的道路而受苦本身就是善行。
第二、基督徒的善行的本质是爱,当爱神与爱人成为行动的原动力时,这就是好行为。
第三、基督徒的善行不单单只在一个方面追求长进,而是全方面的。有人专注改变自己的脾气、性格、道德等等,这不是整全的改变。
第四、基督徒的善行是随着对真理的认识和相信而成长的。
第五、任何年龄段的基督徒都当操练,这并没有年龄限制。
第六、操练从信心而生发的善行需要一生之久,因为爱是永不止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