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18
约翰写于公元后的80-90年左右,写作地点是在以弗所,本篇主要表达的核心观念就是“耶稣就是上帝”。祂说的话就是上帝的旨意,祂的作为就是上帝的作为,祂就是上帝在肉身以可见的方式与我们同住了。
引言:
1,我们知道四福音书都是站在不同角度介绍耶稣身份的书信,既然介绍耶稣的角度不同,那么他们的开场也都是有极大的差别。马太以亚伯拉罕和大卫家谱作为开篇,着重从“圣约和国度”角度看圣约中那位君王。马可以上帝的福音使者角度论述,开篇直接了当就明言耶稣就是那福音。路加作为历史学家,以人物传记角度描写耶稣,从耶稣直追到亚当,证明耶稣这位实体的人才是上帝真正的儿子。而约翰重点见证耶稣是上帝,开篇就把耶稣基督的身份直接追溯到万物被造之前的永恒,原来耶稣基督就是那位造物主。
2,“道成肉身”意味着那位创造者以肉身方式降临到我们中间,本来不可见的,现在就成为了可见的。“道”;就是神的话,现在以实体显现。旧约说到信神的话就被上帝接纳,亚伯拉罕信神,神就称他为义。到了如今我们知道旧约的圣徒相信神的话就是透过耶稣基督。耶稣说亚伯拉罕欢欢喜喜仰望我的日子。
3,因此我们可以总结说,历代圣徒信仰上帝都是以相信神的话方式信上帝的。任何人说我不用听道,不用学习基督的道,我仍然信上帝,没有什么影响。这是违背新旧约圣徒历程的,新旧圣徒都是规规矩矩听从圣徒,规规矩矩敬拜和渴慕圣洁来信神的。信神不是一句“我知道有个神叫耶和华,知道有个叫耶稣的神就够了,或者说这就是真信神了”。信神的方式,我们和亚伯拉罕,摩西,大卫,彼得,保罗同是一样的,以信神话语的方式信神,这是真信仰的方式。
一、耶稣就是起初生命之源头。1:1/5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福音 1:1 和合本)
*起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福音 1:1 英王钦定)
起初与太初:
其实最准确的翻译应该是“起初”,包括在约翰一书中的用词也是“起初”。这样我们就知道创世记的起初和福音书中的起初都是一脉相承的,更容易塑造我们的连贯性思维。起初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时间起点,而是在时间之外的一个词,无论是奥古斯丁还是加尔文牧师,都一致认为这是“永恒”的词汇,为了表明这耶稣基督是永恒中的存在者,在一切被造以先。这样我们就可以这样总结:约翰有意显明本福音的基督就是创世时的上帝。
道:
这个字其实有两个文化背景,一个是希腊哲学背景;一个是希伯来宗教背景;在希腊哲学中,哲学家们就用“道logos”这个字表达宇宙理性、宇宙规则,在希腊哲学中的道不是有位格和生命的存在,而是理性的高峰和源头,那个道不是一个神明。在希伯来宗教背景中,由于当时的社会是以希腊话为通用语言,因此旧约的希伯来圣经就需要一个希腊语的翻译版本,在公元前2世纪时就有一个公认的译本(七十士译本),主耶稣使用的圣经应该就是这个译本。在希腊语的旧约圣经中,旧约圣经中神的话就是“神圣之道”,神的作为也是“道”,神的名字也被称为“道”。因此约翰在此提到道时,他是在希腊化的旧约圣经背景下,让当时具有宗教背景的犹太人知道,耶稣基督就是旧约中的“神的话语本质,神旨意的真相”。至于这里的道与希腊哲学中的道有重叠,也能引起希腊哲学跟随者的注意,让他们看到他们哲学中崇尚的道其实是虚空的,这个词的最准确解释就是“属乎耶稣基督的一切”。
道与神同在:
这句话有三方面含义:第一、这是说明道的位格与圣父是两个位格,这里表达了基督位格在上帝本质中有其独特存在方式。这里也是针对当时一种独特概念,就是一位一体上帝。第二、这里表达了基督位格与父神位格是同尊荣、同地位、同神性的,并无大小之分,都是上帝的本质。第三、这里的“与”字,希腊文的字面意思是:道与神是面对面的。亚金森认为是:道是神家里。无论怎么说这里的“与”都是表达一种超越我们理解的亲密无间,亲密关系。
道就是神:
加尔文说:“福音书作者说这些话,是为了让我们确信,当我们信了基督,就表示我们并没有背离那位独一而永恒的上帝”。透过第一节的简短几句话,就把创世记和约翰福音连在一起,原来认识基督才是真正明白创世记,认识基督才是认识神的本质。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他洗净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希伯来书 1:3 和合本)
这道太初与神同在。(约翰福音 1:2 和合本)
这是对第一节的浓缩性总结,其宗旨是让我们特别注意,就是下面内容我们要讲述上帝的本质了,这有可能和你们读旧约时对上帝的印象不同,旧约的神不可见,不可摸,极其至高,如今他道成肉身后,成为了可摸,可见,极其卑微的上帝,这是认识创世之上帝的另一个视角,内容太超越,信息量有点大,各人要作好准备。正如约一1:1节所言: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约翰一书 1:1 和合本)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约翰福音 1:3 和合本)
原来万物都是藉着基督造的,一切关于生命的迹象都是那位有生命的基督造成的,本来生命就是奇妙的存在。当然创造也是为了基督的整个工作而造的,或者我们可以说“创造就是为中保基督作准备”。就是到了今天,万物得以正常运转都是因为基督在托住万有。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歌罗西书 1:16-17 和合本)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翰福音 1:4 和合本)
生命在道中,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翰福音 1:4 官话本)
到了这节经文就是一个转折,前面论述一切被造物都借着基督而造,到这里讲的是被造物中最高级的存在就是“生命的存在”,特别人的生命是反应上帝生命的影像,作者说人的生命来自于耶稣基督,这生命中曾被赋予了认识神的知识和功能,这都来自于基督之道,基督就是生命之道,这里说人的生命之道还不是“福音意义上”,而是就起初被造的圣洁和知识而言的。
下面我解释一个“光”的概念;这一下让我们想到创世纪中的光,光与暗是对立的。在这里作者把“光与人的生命”连在一起谈论,不是把“光与自然界”连在一起谈论。作者的目的是要说明:起初人被造时,他的生命之光就在于对三一神本质的认识,三位格的认识,这就是他的生命之光,而这知识就是起初的基督之道,也是人的光。而罪却使人反叛上帝,也背离了基督之道,因此人的内在生命就死在过犯中,处在黑暗中。而救恩意义的“基督之道”是指耶稣借着流血牺牲将我们从地狱中带到天国中,这是不同于未堕落时的生命光景的。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约翰福音 1:5 和合本)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认识光。(约翰福音 1:5 官话本)
理解这段的经文的难点在于,这里提到的光是普通启示还是救恩启示?我们更愿意认为这是救恩之光。但加尔文先生拒绝这种立场,他认为是普通启示,一会我再阐述原因。包括传统的基督教解释中也都接受这是普通启示,不是救恩启示。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第四节论述的光就不是救恩之道,而是论述起初被造的光,而这两节经文是紧密相连的。第二、基督创造我们时向我们彰显的光一直没有断绝,特别显明在两个功能上,一个是宗教、一个是道德。但人已经处在黑暗中,无法再从堕落的宗教与道德中明白基督的光,因此无法认识这光了。经文讲到这里就是要引入下面的内容,就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荣光。也就是说,起初人被造的时候人的生命就是认识神的开端,但这生命如今已经黑暗了。
二、耶稣就是这个世界的光。1:6/8
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约翰福音 1:6-8 和合本)
当我们看施洗约翰的时候,你会发现他还没出生的时候,他的人生工作就已经被指定好了,不用经过约翰自己的同意,一生为了宣扬基督而活着这就是最美好的人生。约翰的工作是先知性的,主要就是指明活在当下的人是悲惨的,上帝的咒诅每天追随你,你的内心就是地狱的现场,你需要基督。为了把人带向那位基督,约翰证明自己不能给人带向希望和出路,乃是把基督指给人。如果约翰的人生与侍奉与这伟大的救主无任何关系,那么约翰也必将“虚虚的而来,暗暗的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传6:4).但由于他是被预备要介绍的人,因此他的使命与侍奉也就被特别提及了。
三、耶稣是普世之人性的光。1:9/13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真光与普世之人:9节
无论是普同的启示之光还是救恩的荣光来说,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这一个光的源头而来的,这是一个基本的总结。而且这光是与普世的人都有关系,普世的人都知道普通启示,却不知所以然,而且基督的救恩也是要临到普世之人,因此我们可以总结说:光的源头来了,是关乎普世之人福祉的。
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
世界不认识光:10节
“世界”这个词语,在约翰的神学思想中一直都是一个负面词语,世界这个词是指现实充满在人类世界中的敌对势力,即人类的抵挡与魔鬼的统治。这节的意思是说这个世界的一切生命都在基督的维系和护理下,世界每天都遇见基督,但世界始终都不认识他。
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11节
为什么大家都抵挡耶稣,因为这种同在的方式是从来没有过的,不代表之前神没有同在过,只是如今以这种身份显现的方式太令人难以接受。这也应验了先知的:“牛认识主人,驴认识主人的槽,以色列却不认识;我的民却不留意。赛1:3”。话我们都透过诗篇第二篇明白这个世界就是处于抵挡上帝的状态,也许大家没有每天心里念叨着抵挡上帝,但是当人的科技和生活,完全脱离敬拜上帝的时候,其实就是活在抵挡上帝的光景中。耶稣来到了一个抵挡它的世界,人从外貌打量祂,无佳形美容。从知识上来讲,祂并不讲那些伟大高深的世俗知识。从能力来看,就没有势力,也不是名门望族。从出身来看,也不是名门望族。而且耶稣总指责人处在审判与黑暗中,这就是我们常常厌恶祂的原因。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12节
但所有接纳祂的,就是那些信祂的人,祂就赐给他们权利成为上帝的儿女。(约翰福音 1:12 当代译本)
第一、这里的“凡”是指向所有投靠基督之人,特别在不同的译本中就非常明显了,这是一种福音的面向。原来所有听见基督之名传讲的人,他们都有机会信靠他,没有差别。第二、这里“接待”是指相信基督的位格和身份、信靠他的职分与应许。这里的接待他不是请耶稣吃饭和住宿,因为有好几次法利赛人请耶稣吃饭,但他们都不接受耶稣的教训,因此这里的接待是指对他身份和职分的信靠,这是当代意义的接待。第三、这里的信他名的人,是一种“限定”,除了投靠基督之名下,没有别的途径可以合理的成为神的儿女,神也没有设立别的途径。第四、基督赐“权柄”,这里最准确的翻译应该是“权利”。加尔文先生认为应该翻译为权利,包括中文译本中的“当代译本”“新译本”“吕振中译本”都直接翻译为权利。权利一词的意思是:公民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就像凡事公民都有依法上诉的权利一样,都是投票权一样。这样基督赐给投靠他之人合法身份,成为神的儿女,享受儿子的权益。
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约翰福音 1:13 和合本)
第一、这一节是一个总结。这里的血气、情欲、人意几乎是同一个含义,就是并非出于人自己本身,为了强调12节中的信靠乃是出于神。第二、这一节是一个挑战。犹太人常常夸耀他们的血统,甚至靠血统和行为称为神的儿女,那这节经文就是对这种立场的否定。成为神的儿女必须有信靠基督的信心,而不是血统论。第三、这一节是一个安慰。这节经文让我们明白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信心是怎么回事,我们才知道原来对基督的信靠,对基督的爱是来自于神在我身上的作为,这样一种的生命是重生的作为使然。因此检验自己是否重生就可依靠这标准,是否全然信靠基督的位格与职分?而检验自己是否走在成圣的道路上就是:我是否爱基督?
四、耶稣就是神的居所在人间。1:14/18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福音 1:14 和合本)
道成了肉身: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帝差遣他的儿子取了我们的本性,就是灵魂和肉体;在他的里面有两个本性并存,分别是神性与人性,二性联合在一个位格中。主耶稣虽然取了我们的本性,仍然没有罪恶,而且也没有因堕落带来天然疾病,因为他是完全者。关于基督的位格与本性的描述,大家可以考察《迦克墩信经》。总之,约翰是要强调说当人面对基督敬拜时就是在敬拜上帝,并没有违背律法;当人听耶稣讲道时就是等于直接听上帝说话。
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
第一、这里强调的是基督在执行使命的时候就在我们眼前,而且与我们同吃住,这是我自己与众门徒可以作证的。旧约的时候神借着帐幕居住在我们中间,那时我们无法靠近他,如今他在我们中间成为众人可以亲近的对象,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第二、当我们和他同住的时候,亲自体验了他是充满恩典的,而且他的话都是确实的真理。这是我们对他最深的体悟与认识。
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这里的荣光与荣耀同义,在旧约中神有时会显示他的荣耀,总是让人退避三舍的。约翰在此说神的荣耀现在就在耶稣身上显出来了。虽然他从表面无佳形美容,但他的生命与事工无不透露卓越的荣耀。这不仅仅是我们跟过他的人能够看见,而是你们一切投靠他的人都将看到他的荣耀。
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约翰福音 1:15 和合本)
施洗的约翰在当时确实是盛极一时,影响力非常大,这是因为神要使用他宣扬基督的缘故。施洗约翰在此的意思很明显,他是说虽然耶稣是在我之后出现的,无论从年龄上还是侍奉的影响上,好像当下不如自己,但施洗约翰说:其实耶稣的位份要比我更高,甚至我们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我和他根本就不能放在一切讨论。施洗约翰这么说不是谦卑,而是表达事实,他也把自己的门徒介绍给耶稣,指导他们跟随耶稣,这都是一个实际的见证。
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约翰福音 1:16 和合本)
从他丰满的恩典里:
加尔文是这样解释的:第一、他指出我们是彻底地贫穷,没有任何属灵的福气。第二、他警告我们,只要我们一离开基督,我们哪怕是去寻找一滴的幸福也是徒劳的,因为上帝定意使所有的美善都单单存在于基督里面。第三、他使我们确信,只要我们与基督的完全丰满有份,就不会担心缺乏什么,我们一定会经历基督的丰富是真实的,是永不枯竭的源头。总结来说:从世界开始以来,所有的先祖所拥有的一切恩典都是汲取于基督,这样的说法与前文也是极为一致的。因为虽然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但他们获得恩典却不是借着律法。
恩上加恩:
加尔文的意思是这样的:这里是说浇灌在我们身上的恩典都是先浇灌在基督身上的。这个解释我是赞同的,基督徒所得的一切恩惠和祝福都源自于中保基督,并不是我们直接从神哪里支取的,因为我们不符合神的圣洁和公义。
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翰福音 1:17 和合本)
这里的一个区别在于:摩西是传达律法的仆人,而耶稣基督确实一切恩典和真理的总源头,或者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基督将他的律法交在摩西手中吩咐他传达。犹太人极其崇摩西,作者要说明摩西是小于基督的,或者说摩西与基督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下面我要解释一下经文本身的含义:摩西的律法与恩典真理都是什么含义?摩西的律法是公义的要求,是普通罪人所达不到的。而‘恩典’指的就是“基督救恩的侍奉”,肯定不是指普遍恩典。这里的‘真理’就是指那关乎整全救赎的话语,虽然律法在整个救赎中也是真理,但律法的真理是在上帝的整个救赎计划里出现的,为了救恩而服务的。律法在救恩中显明人的罪恶和败坏,鲜明基督的圣洁与公义;耶稣基督完全持守律法为我们获得公义,他吩咐他的百姓遵守律法。礼仪的律法也是指向耶稣基督,加尔文说:律法所包含的不过是属灵恩典的影儿,而事实上这一切是在基督里面。据此,若你把基督从律法里面分离出来,律法里就只剩下空影像。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 1:18 和合本)
这里首先公布了一个关于启示的方式的问题,在旧约时候透过预言和礼仪,如今是神的儿子直接面对面向我们讲论上帝本质,讲论天国和救恩。而且这里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权威的缘由,那就这位基督是“父怀里的独生子”,试问还有谁比这层关系还亲密呢,由他传达出来的启示将会何等荣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