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传讲,启示录

启示录||2、七灯台中的基督

启示录:1:9/20

引言:

今天我们继续和大家分享启示录的信息,从今天的信息开始,我们就要进入到启示录的第一个异象当中。启示录中一共有四大异象内容所组成。分别是:第一组是拔摩海岛异象(1:9-3章);第二组是天庭异象(4章-16章);第三组是巴比伦异象(17章-19章);第四组是新耶路撒冷异象(20-21章),这是启示录的基本大纲。我们要在此提醒的事情是,这四组异象的次序并不是对应历史的进度,这四组异象乃是重复性的讲解基督-救恩-教会-受苦(争战)-荣耀等信息。我们今天的信息是第一组异象的开篇,我们上一次的讲解是整个启示录的序言部分。透过今天的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段经文的焦点主基督的显现与说话,而且是对有形教会说话,地上的教会都应当听,我们更要格外重视基督的声音。

一、祂招聚普世教会进前来。9/11

1、我约翰的身份。9

这节经文中约翰是怎么介绍自己身份的呢?他说:我是你们的弟兄。这一句交代了自己的一个基本身份,也是荣耀的身份,那就是我也是一名基督徒。虽然我约翰担任使徒职分,又是比你们先领受特殊启示之人,也有着你们所没有的特殊的异象经历,但这使徒的职分与异象都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为了服事一个身份,那就是“基督徒的身份”。约翰的这种表达非常朴实和实在,而且也一下拉近了自己与众教会圣徒的关系。从实际的经验我们知道,一般基督徒对于教会牧者都有恐惧与距离感,而作为教会牧者应当不断表达一个朴实的共识,那就是我们都是基督徒,没有什么比这个身份更加荣耀和尊贵的了。

使徒约翰不仅表达自己的基本身份,同时进一步的说:我是和你们一同承受基督国度患难的人。这是一句具有极强坚固性的言语,因为当时的众教会都在信仰的逼迫之下,岌岌可危,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基督徒不免会怀疑,质疑自己所经历的到底有没有意义。也会灰心丧气,正在思考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是不是放弃福音教训,以此获得平安。但此时约翰说:我是和你们一同受患难;另外就是我们为那活着的,在天上的基督受患难是极具价值和意义的,或者说在今生中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有意义了。(拔摩海岛就在亚细亚附近)

在约翰对于信仰逼迫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学到以下教训:(1)我们当下就深处在严峻的环境之下,虽然我们中间也有人灰心和怀疑,但约翰向我们表明了,这就是主耶稣的经历,也是使徒的经历,更是历代教会的经历,这是正常的。(2)我们所遭受的一切危险是为了主耶稣的缘故,这就是具有崇高价值的。基督教传统中,素来具有这种为福音受苦之崇高精神。我们受苦不是因为执念,而是为那位现在在天上活着的主受苦。

2、这经历的意思。10

这节经文需要我们仔细琢磨,并不是简单的表达使徒约翰的一段经历。这里的“当主日”,很显然就是如同今天的日子一样:礼拜日。在初期教会中,他们通常将主复活的日子简称为:主日;我想这个是无可厚非的。“我被圣灵感动”:这不是一种通俗意义上的感动,而是指“耶和华的手在我身上”;这里是呼应旧约先知的经历,以此表达使徒约翰是继旧约先知后的传承,因此这里是强调约翰的经历与旧约先知被启示时的经历是一致的,同时也将自己与旧约先知的信息连接在一起,只是不同的是,旧约先知口中的救主是模糊的,而约翰口中的救主是具体的。

“大声音如吹号”:我们要注意的是,经文不是说听见吹号的声音,而是听见一种声音“像吹号或号筒的声”。这里我们不仅要问:约翰为什么听见的声音如号筒呢?因为这在旧约圣经中是有特殊含义的。根据(出19:16/18)(申4:12)(结1:24)等经文的描述可知,每当耶和华降临时,就伴随着密云、闪电、火光,而其中的大声音显示着他的威严,而号筒声素来是招聚百姓聆听,且是侧耳倾听的讯号。约翰在这种经历和描写中要表达的是:主耶稣如今降临在我们中间号召我们,这和旧约百姓经历他的临在是一脉相承的;那时你们不完全认识他,现在我们基督徒当知道确实是他降临我们中间说话。因为紧接着就是“说”。而这一位正是13节中的那位升高的救主。

从这节经文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原来我们领受新约的启示或者启示录的启示,这是与旧约百姓一脉相承的,都是领受同一位主的教训,旧约中他如何降临旧约教会说话,如今也是如此真实的降临在我们中间说话。也许我们曾经心里迷糊,今天却要格外注意。

3、这七间教会

主为什么只看到了这七间教会呢?难道没有看到罗马、耶路撒冷、埃及的教会吗?当然不是,从约翰当时的距离来说,从他自己而言首先关切的是这七间教会。另外就是,这七间教会的优点与缺点集合起来,基本上代表了后世教会的种种情况。因此我们从下周开始研究各教会的时候,我们要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来面对每间教会,我们总是能够在这七间教会中学到永恒的教训。在这里我要澄清一种误解,那就是曾有不少人这样评价这七间教会,他们说:这七间教会分别对应了教会历史的不同时代,分别是使徒时代忠贞的教会,后来受逼迫的教会,再后来背道的教会,清教徒教会复兴时代,现代属于老底嘉时代,教会都不冷不热。这是历史对应法是错的。魏司道说:“这七间教会是一个横切面的抽样,是用来测验每一间教会的,只要情况相同,就是适用的”。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这种历史对应法的解释是源自于他们对于整个启示录的理解都是从历史对应法入手的,最终还是为了探究基督再来的具体时日。第二,主耶稣的时代教会也是不冷不热,我们这个时代不冷不热不是这个时代唯一的标志,历代教会都不冷不热。因此我们要防备这些讲论。

二、祂要向普世的教会显现。12/16

1、看见了谁?

当约翰听见这声音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回头看这声音,他看见了什么?他看见了七个金灯台。这里我们要分析两件事:第一就是,七灯台代表谁呢?从上下文来看当然是前面这七间教会,如果我们在前面已经说清楚了这七间教会代表普世教会,那么这七灯台也就是普世教会的记号。第二就是,为什么出现的是金灯台。在旧约中金灯台是放在哪里呢?就是圣所当中,基本功用是什么?照亮祭司的服事,不然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就容易犯罪。从整个福音的视角来解读金灯台,他表达的就是金灯台表达基督的光。在圣所中只有一盏灯,在某种意义上表达救恩的光只在一个民族中,而这里是七个登台,当然表达基督的光是普世民族的。那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上帝让约翰看见七登台的用意:神要他看见七灯台和其中的基督,让他知道神是借着教会的救主说话,没有别的途径可以就近真光。

2、这位人子似曾相识。

我们乍一读这段经文对基督的描述,我们是否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原来升天的救主是这一身装扮,以后我到天上就找穿这身衣服的,长这样的,他就是救主准没错(一个画家就可以根据这两节经文画出基督了,是不是呢?),那你就错了。为了更好理解这段经文我们需要读几处旧约圣经。第一处:我在夜间的异象中观看,见有一位像人子的,驾着天云而来,被领到亘古常在者面前,(但以理书 7:13 和合本)。第二处:我观看,见有宝座设立,上头坐着亘古常在者,他的衣服洁白如雪,头发如纯净的羊毛,宝座乃火焰,其轮乃烈火。从他面前有火,像河发出,侍奉他的有千千,在他面前侍立的有万万。他坐着要行审判,案卷都展开了。(但以理书 7:9-10 和合本)。第三处:正月二十四日,我在底格里斯大河边。举目观看,见有一人身穿细麻衣,腰束乌法精金带。他身体如水苍玉,面貌如闪电,眼目如火把,手和脚如光明的铜,说话的声音如大众的声音。这异象惟有我但以理一人看见,同着我的人没有看见,他们却大大战兢,逃跑隐藏,只剩下我一人。我见了这大异象便浑身无力,面貌失色,毫无气力。(但以理书 10:4-8 和合本)

我这里要解释一下,如果我们综合但以理书的7章和10章,我们可以轻易得出三个结论,分别是:第一:约翰看到的异象不是原创,因为但以理已经看见过,是不是呢?第二:这两章经文对神荣耀的样式有清楚的描述。第三:就是这两章中都有基督论,对不对呢?但你看整个使徒约翰是怎么使用这两章经文的?他先提到荣耀的基督,然后把描述上帝荣耀样式的经文都用在了基督身上,以此让我们知道,但以理所见之荣耀原来是属于基督的,因为神的本体是不可见的。下面我们就要具体解释每种荣耀的意义:

(1)好像人子的:这里用了但以理的语言,其实主耶稣在世的时候也自称自己是人子。人子的意思不是我有人性。人子的意思是人性之代表,道成肉身之主的专有名词。

(2)身穿长衣,直捶到脚:这里表达是基督的尊贵与威严。在古代只有达官显贵才会这身装扮,以此传递一种高贵。

(3)腰间有金带:这是一种祭司服装的打扮,以此表达基督就是教会中的大祭司,一直肩负这众教会,服事着众教会。

(4)头与发都洁白:表达的是基督的完全圣洁与公义。我在这需要提醒一下,白色在整个启示录中有着特别的宗教含义,传递的信息是圣洁与公义。后面我们还会遇到:白马,白色大宝座审判,白衣等等。这里不是告诉你一种颜色问题,好像是说:有一天审判时,宝座发的是蓝光,你就可以离开了。有一天神给的不是白色衣服,是黄色衣服,你就直接拒绝穿就行,因为神给的衣服色不符合圣经。所以说,经文的重点不是什么颜色问题,而是颜色的信仰含义。

(5)眼目如同火焰:这里不是说耶稣眼睛是两个大火球,这里传递的是“基督的洞察力,那种知晓一切真相和真理的能力”。

(6)脚好像光明的铜:这和但以理看到的是异象也是相同的,而铜在整个但以理书要表达的含义是“能力与力量”。所以约翰要传递的信息很明确,基督就是但以理书中那大有能力与力量者,他要践踏一切敌人,他的权柄远超过一切,这是你们所信赖的。

(7)声音如同众水的声音:这里并不是说耶稣一说话就是水声,因为在前面我们已经证明过了,众水的声音是旧约异象中神说话时的通常标记。因此耶稣的说话,就是永恒的神说话。

(8)手里的七星:这里的七星和自然界领域中的任何星宿都没有关系,这里的七星就是教会使者,向教会传递信息的使者。因此这里要表达是:这位基督对地上众教会拥有绝对的权柄。

(9)口中利剑:根据:以口中的杖击打世界,以嘴里的气杀戮恶人。(以赛亚书 11:4 和合本)可以知道,基督的话是审判这个世界的根据。所以传递的是基督审判世界的信息。当然也引起了我们对他话语的重视。

(10)面貌如同烈日放光:这里不是说只脸部放光,而是表达基督今天极高的荣耀。他的荣耀是神的荣光,至高的尊荣。

三、祂向教会宣告祂的权柄。17/20

1、相同的经历。

这一段经历是使徒约翰独有的经历吗?如果我们熟悉旧约就会知道,这根本不是他独有的经历,因为但以理在见到异象中就是如同已死毫无力量。我主的仆人怎能与我主说话呢?我一见异象就浑身无力,毫无气息。”有一位形状像人的又摸我,使我有力量。他说:“大蒙眷爱的人哪,不要惧怕,愿你平安,你总要坚强!”他一向我说话,我便觉得有力量,说:“我主请说,因你使我有力量。”(但以理书 10:17-19 和合本)。在这种语境之下,使徒约翰是重复性的经历了先知的经历,这些细节都表达了约翰是先知的传承,新约的信息是旧约信息的传承,新约教会是旧约教会的传承。

2、我是首先的,末后的。

这是谁说的呢?是主基督说的。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这句话是对上帝主权的一种宣告,但在这里把描述上帝在历史主权的权利归于基督,以此表达基督就是上帝,就是与父同等,而且掌握教会,掌管社会,掌管历史,掌管未来的弥赛亚。而且这一宣告是对使徒约翰的安慰,并且带有极大的能力,这个景象也是对教会的坚固,他一直都是使教会有力量的那位。

3、他的权柄。

这段的描述非常细腻,这句的焦点其实是“基督对死亡的权柄”,而是基督的死里复活是获得这权柄的方式,也是这个世界中唯独他才有这样的权柄。关于复活的话题,在旧约中最直白阐述的就是但以理书:睡在尘埃中的,必有多人复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但以理书 12:2-3 和合本),基督就是那首先复活的, 又是使人复活的主,在这里都清晰的体现出来。而所谓的拿着阴间的钥匙,重点不是说阴间有一把钥匙,这里阐述的是基督是借着死里复活获得了掌握死亡与复活的权柄。

4、预言之书。

这一句的含义是:约翰在此领受的使命,是要把他在拔摩海岛异象中所见的事和异象中对教会的意义,还有后面的异象记载下来形成书信,寄给亚细亚的七个教会。有很多猜测说,这句的意思说明了整个启示录就是预言之书,为了预言将来的,这里仅说对了一部分,启示录当然有语言的原素,只不过启示录的预言是对整个历史的预言,而不是仅限于一个时间段。

5、关乎什么事?

最后一节经文中,只涉及到两件事,一个是七星,一个是七灯台。七星指的的就是天使,我们要特别说明,这里的七天使不是什么特别的天使,而是来往于基督与教会中间的天使,在这里就是向教会传递信息的使者,就像希伯来书所言:天使是为了救恩效力;我们切记不要敬拜和崇敬他们。最后一节要表达的是教会在基督手中,并不是在掌权者手中。

总结:

1、今天的信息首先让我们学到的就是一种“传承”,使徒约翰对先知的传承,信息的传承等等,以此我们看到我们是与旧约诸圣徒一同领受启示,也继承了从神而来的系列旨意。

2、新约的异象照比旧约的异象来说更加“具体”,异象中的主角就是死里复活的耶稣,是他向我们说话,对众教会说话。

3、宣告基督对教会的“权柄”和“权利”,从而使后世受苦受难的教会有信心的确据,我们不是无故受难,也不是无意义的,我们被掌握在基督手中。

你可能也会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