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2:8-11
引言:
关于士每拿教会,我们可以透过这间教会的一位殉道士领袖来认识这间教会。还记得那是在公元后155年时,士每拿教会迎来了更加剧烈的逼迫,当时的罗马政府主要逮捕的对象就是士每拿领袖坡旅甲,最后将他逮捕,在殉道之前他与官兵有这样一段对话。官长说:只要你当着大家的面咒诅基督,你马上就能获得释放。坡旅甲说:我侍奉基督有86年时间,他从未亏负我,我怎么能亵渎我的王,我的救主呢?然后官长说:你若不会改,我就用火烧死你。这位老牧师说:你用火来燃烧我,最多就一个小时,然后就熄灭了。但你却忽视了将来审判之火,那是永远的刑罚,是为不敬虔的人准备的。这就是士每拿教会领袖坡旅甲的殉道经过。坡旅甲是使徒约翰亲自带出来的学生,而坡旅甲又培养爱任纽这位初期教会神学家,这就是他们的师承关系。士每拿教会的存在时间是最为久远的,大概持续到15世纪初期,穆斯林统治这个土耳其的土地,即使穆斯林占据这里,老士每拿城市还有很多主的教会与百姓,以此看出这所城市是一个老基督教重镇,历史久远,源远流长。
#士每拿城市介绍
这所城市与以弗所城市是那个时代遥相呼应的城市,这所城市也是口岸城市,无论从历史,商业,文化,宗教,政治上都极其发达。而且这所城市到今天还存在,它位于今天土耳其境内的‘依慈米尔’,就是在今天,这地区当中还有很多东正教徒。我们在读到主耶稣对士每拿教会说话时发现,这里正处在严重的逼迫当中,我们不禁感到稀奇,这里为什么这么严峻呢?这其实有社会背景,这个城市是特别能向罗马皇帝献媚的城市,他们是最热衷于讨好罗马皇帝的城市,他们曾经争先恐后的为罗马皇帝建庙,表达忠心。也正是因为这个背景,这里反基督教味道就更加浓厚。这情况在历史中不绝于耳,往往一所城市越积极向政府献媚,往往这所城市对待教会的态度就越差。
一、为基督忍受逼迫为义。
1、死而复活的主说。
主耶稣以什么样的身份对他们说话?乃是自称“首先、末后、死过、如今活着的”事实说话。其实主耶稣身上有很多荣耀和身份,但主耶稣为什么不提自己的慈爱,公义,智慧呢?原来士每拿教会如今处在极端的逼迫境况,而主耶稣的这个自称是对他们极大的安慰和坚固。我们知道在1章的时候,主耶稣就称自己是首先的,末后的,死里复活的,是不是呢?(17/18)当主耶稣宣称自己是首先与末后的时候,这里是表明他对一间教会受苦的掌权。没错,一间教会被选中为他得名受苦,这正是他掌权的结果。往往教会受苦的时候会问一个问题:你看顾我们吗?你看到我们受苦吗?为什么别的教会不受苦,怎么你就不保守我们呢?这里告诉我们事实并不是如此,恰恰相反,一间教会受苦正是主明确的旨意。对于受苦的教会和圣徒来说,最重要的安慰就是主耶稣知道,而且是在他的旨意中,这就够了。原来他正在掌权。
还记得当年以色列民在法老权下受苦吗?我们看到他们即将要临近出埃及时受了这么大的哭,我们如果把历史的时光机往前倒的时候看到什么呢?当时雅阁一家在迦南地挨饿,后来因为约瑟的缘故他们来到埃及,并且备受款待,请问这时为什么没有埋怨主说:当全地的人都吃不到粮食时,凭什么我们能吃到呢?这时大家都不会这么想,都会自然的认为这是神的保守和美意,对不对呢?由此可见,当人得好处的时候,就确定不疑是神的旨意;当人遭损的时候,人就抱怨这里没有神的旨意。
下面我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是“死后又活了”的主。当教会和圣徒遇到逼迫时,这里最直接挑战大家的就是“死亡威胁”。而向我们说话的这一位,他曾经为了真理死了,但他因真理复活了。所以,他在此坚固众圣徒。每当众圣徒仰望这位死而复活的基督时,他们就看到为真理而死到底是什么结局了。这不是人凭着血气说:让我们的死重于泰山。我们的死没有那么重,但我们知道为真理而死到底结局是什么。
2、为真理受逼迫。
有的时候我们会纳闷一件事,为什么到了新约以后的教会,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逼迫呢?我们要活在以前的时代该有多好。甚至我们一度的认为,“逼迫”是新约的特色。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反而事实是:自古以来,凡坚守上帝旨意与真理的人都免不了逼迫的境遇。人类历史第一个殉道者是亚伯。逼迫的历史从这里拉开了帷幕——该隐逼迫亚伯;以实玛利逼迫以撒;以扫逼迫雅各;毗尼拿逼迫哈拿;扫罗逼迫大卫;再要更多细数恐怕时间就不够了,还有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施洗约翰受逼迫等等。这让我们看到什么?素来属血气的逼迫属灵的。因此为真理受苦不是新约才有的事情,这是历史中天国与帝国之间的属灵之争。(当时士每拿教会遭受逼迫一方面来自于罗马,一方面来自于犹太人)
3、逼迫对我们是有益处的。
在前段时间中,有一位我的好朋友,也是90后传道人问我:怎么看我们这一代人的未来,我说:你放心,咱们这代90后的传道将来一定会进一趟监狱,这是每代传道人的宿命,这是我们的道路。历史证明一代教会领袖受苦,往往是教会复兴的开始。如圣经说: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就不能结出许多籽粒。我如何看待教会里的圣徒被抓,我自己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我希望逼迫临到我们,一方面又不希望。因为逼迫往往能练净教会,也唯有逼迫能显出那与基督同死的生命。面对逼迫时,其实我们往往最恐惧的不是自己受苦,而是牵连家人,他们跟着我们名声受辱,工作和前途受影响,焦虑的度日。这就是我们未来要面对的事情,但我们要知道,如果我们的家人甘愿与我们一同承受这一切,这就是他们在经历他们的十字架。
二、为真理经历贫穷为义。
1、他们的贫穷。
除了他们为信仰经历的患难之外,还有一件事就是贫穷。士每拿基督徒为什么贫穷?不是因为他们懒惰不工作,而是因为逼迫的大形势导致他们的财产要么被抢夺和毁坏,要么就是因为基督徒的身份而无法生存。当一个社会一听见你就是基督徒的时候就拒绝接纳你时,你该怎么办?放弃基督徒身份,求生存;坚守基督徒身份,忍受贫穷;当一代基督徒处在逼迫的环境下时,他们必然要为上帝的缘故经历一定程度的缺乏。当年的以利亚在北国侍奉时不也是无容身之所吗?但上帝仍然供应他的需要。作为21世纪的中国基督徒,有时我们的问题不是我们太贫穷,而是因为想要的太多。当你想要的更多与为真理牺牲发生冲突时,我们当如何取舍呢?
2、贫穷也是富足。
主耶稣知道他们的为信仰有的贫穷,但主耶稣说他们其实是富足的。我想这些士每拿基督徒也都会纳闷,我们哪里富足了?原来保罗曾经讲过: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为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林后8:9)当他们为着基督的缘故经历贫穷的时候,这本身使他们在基督里成为了富足。按照我们自私的本性,我们不愿意践行这样的真理,我们都希望旱涝保收,就是既不耽误我的富足,又不耽误我遵守真理。
三、为信仰经历试炼为义。
1、试炼信仰。
主耶稣在世服侍的时候就讲过: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如果我们前面是对他们过往历史的回顾与肯定,那么这里就是对他们未来的预言,他们中间将会有几个人为主进入监狱中受苦。古代的监狱相当于现在的看守所,不是最终审判的结果,而是审判之前的羁押地。他们一般在审判之后才能判定是流放,还是被砍头。而且在这里预言他们将要受患难十日,这里的十日当然不是指十天,而是一段“有限的且短暂的日子”,当然是主所命定的一段时间,因此他们提前知道他们即将要面对的事情,他们要准备好迎接挑战。
2、务必忠心。
在这种信仰逼迫的大环境之下,主耶稣对他们的要求是“坚守真理,忠于上帝”,这是对这种处境基督徒的要求。这里的对一切在逼迫下坚忍之基督徒的应许就是“生命的冠冕”,那什么是生命的冠冕呢?罗伟的解释是:这生命的冠冕就是永恒的生命,也是以永生的生命为材料所编织的桂冠。总之,这冠冕不是一种物质属性的帽子,而是一份生命性的荣耀。
3、免了第二次的死。
其实这七间教会结尾时的应许都不同,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都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天国中的生命。在这里给士每拿教会的应许是,他们将来不会遭受永死的应许。就像我在上次说过的一样,这里不是却分得胜与失败,这里是坚固那些已经在战场的基督徒要勇往直前,因为知道这样行的结果是永生。
总结:
1、在今天这篇信息中,我们没有看到主耶稣对士每拿有负面的评价与指责,更多都是肯定了他们在信仰中的坚忍,以及激励他们要迎接下一波的挑战。这说明在逼迫下的教会,主所要的是他们的信仰忠心。主耶稣没有指责他们说,你们士每拿教会怎么不更多开展夫妻会,神学院,福音小组等等。不是这些工作不重要,而是教会处在不同的境遇就要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在不同挑战之下,我们当耐心学习当经历的功课。
2、如果信仰的逼迫是从亚伯开始,一直到到主耶稣受死达到高峰,那我们就知道为真理受逼迫就是天国在这个世界显明的方式,也是上帝旨意中的一环。这就让我们明白,我么不能故意躲避为真理受苦。有人选择去更安全的三自会,但我们却选择更危险的方式,这是因为我们知道哪里是与基督同行的地方。
3、当我与基督同行的时候,确实会牵累家人,甚至影响自己孩子前途的。魔鬼为了击垮一个基督徒的信心,他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借着家人来击垮我们。因此我们要作两件事:第一,我们自己要准备好为信仰付代价。第二,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和家人交代清楚,将来我受苦的时候,你们不要感觉耻辱,因为我不是犯罪受苦,而是为了真理受苦,你们如果愿意,也是与我一同经历困难。